“南山有臺,北山有萊。樂只君子,邦家之基?!边@是《詩經·小雅》中的詩句。詩中的“萊”,就是藜,說明早在先秦時期,民眾就有采藜為食的習慣。
以藜這樣的野菜為食,自古被作為貧窮的代稱。唐陸龜蒙《水國詩》云:“況是干苗結子疏,歸時只得藜羹糝?!彼侮懹巍稏|堂睡起》曰:“若論胸中淡無事,八珍何得望藜羹?!鞭几粗复植璧垼遑毜娜兆?。
藜,別名有落藜、胭脂菜、灰條菜、灰灰菜等,藜科藜屬植物,我國南北各地均有生長,常見于農田、荒地、菜園、房前屋后,是農村常見雜草?!侗静菥V目》記載:藜,處處有之,即灰藋之紅心者,莖葉稍大。河朔人名落藜,南人名胭脂菜。
藜為一年生草本,莖直立粗壯,高30-150厘米。莖具條棱,綠色或紫紅色,多分枝。葉片菱狀卵形至披針形,長3-6厘米,寬2.5-5厘米,先端急尖,基部契形,邊緣有不規(guī)則鋸齒。葉背面有粉,嫩葉上面也有粉。嫩葉可食,沸水汆過后,用清水浸泡半日,可炒食,味同莧菜,算不上是美味。陰干儲存,即為灰條菜,缺糧時救急。秋冬季果實成熟,種子磨成粉,可做糕餅食用。藜杖,是用藜成熟后主干做的拐杖。
作為自古以來的救荒野菜,藜歷來是貧窮人家的糧食補充,到了現代已很少有人食用藜的嫩葉了,因此一直以來,我對藜的印象不深。
去年端午,回了趟鄉(xiāng)下老家,一家人吃了一回食餅筒。因不久后老屋將面臨拆遷,飯后少不了在房前屋后兜兜轉轉,希望尋回一些童年的印跡,也想把老屋的一切都刻入腦海中,以供他日回憶。不經意間,在前門道地上的桂花樹下,發(fā)現了一大蓬藜,有十幾株,株高有四五十厘米?;蛟S是梅雨季的緣故,雨水充足,這些藜長得郁郁蔥蔥,嫩嫩綠綠,新長出的葉子上面果然是粉白色的。葉子的形狀像鏟子,也像小時候用過的菱形蒲扇。
此前我沒有吃過藜這種野菜,不知道它究竟味道如何。想到老屋要是拆了,以后回鄉(xiāng)下的機會少了,下次再遇見藜不知要到什么時候,便摘了一把嫩藜葉帶了回來。焯水后,清炒,一個人獨自品嘗。不算美味,也不算難吃,畢竟現在的日子富足了,平時飯食的油水也不少,偶爾吃藜菜,沒有品出貧窮的滋味來。
藜全草可入藥,具有瀉痢、止癢的功效,可治皮膚濕毒。藜有微毒,即其有光敏毒性。食用藜后,有人在日照下裸露皮膚,會發(fā)生浮腫或出血等癥,局部會有刺癢、腫脹及麻木感,甚至并發(fā)感染和潰爛。有光敏反應者,當慎食藜。有鑒于此,為了慎重起見,那日我吃了藜菜后,便躲在家里不敢見光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