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暖大地,萬物勃發(fā)。3月5日,第59個全國學雷鋒日如期而至。其實,這天也是第23個中國青年志愿者服務日。全市各地圍繞“學雷鋒”活動,發(fā)動社區(qū)、社會組織等陸續(xù)舉辦百余場活動,開展政策咨詢、科普宣傳、免費理發(fā)、保健指導、文明交通引導等各類便民利民志愿服務,營造了傳承雷鋒精神、深化志愿服務的濃厚氛圍。
半個多世紀過去了,雷鋒和雷鋒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,雷鋒精神經(jīng)久傳承、永不過時,其彰顯的是一種“向上”的人生奮斗姿態(tài)和“向善”的核心價值追求,永恒不變的則是“為人民服務”的信念。
時至今日,對雷鋒精神最貼切的注釋就是“奉獻、友愛、互助、進步”的志愿精神。毋庸諱言,一段時期以來,學雷鋒被狹隘地等同于“做好人好事”,它本該具有的精神張力受到了極大的局限。是方興未艾的志愿者活動突破了這一局限,其多層面、多方位、多元化的服務內(nèi)容絕非“好人好事”所能涵蓋的。對臺州來說,將雷鋒精神與志愿服務相結(jié)合,熔鑄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,拓展和豐富了“德潤臺州”品牌,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(chuàng)建注入了更多內(nèi)涵。對個人來說,將學雷鋒融入日常工作生活,不僅是大力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行動,也是塑造自我、提升素養(yǎng)、利他利己的人生修行。
學雷鋒,學的是精神,見的是行動。而這行動首先要立足崗位,把工作干到最出色,這是雷鋒生前成為其所在時代榜樣、行業(yè)標兵的淵藪。在雷鋒短短六年的工作經(jīng)歷中,他因組織需要、表現(xiàn)突出,換了不下6個崗位。在這些崗位上,他不甘人后,苦干實干,“干一行、愛一行、專一行”,敢爭一流,頻頻立功,業(yè)績驕人。反過來說,一個連本職工作都難以做好的人,很難想象他會用實際行動學雷鋒。倘若有人因為“學雷鋒”而耽誤了本職工作,豈不是“撿了芝麻丟了西瓜”?
其次,這行動就是志愿服務。“人之初,性本善?!泵總€人的心靈深處都會有那么一根弦,只要輕輕一撥,就能彈奏出人性中真善美的音符。學習雷鋒不是多么復雜的事情,人們只需要把心中的善念付諸行動,這不僅是個人道德的展現(xiàn),更是城市形象的“代言”。不久前剛拉下帷幕的北京冬奧會,閉幕式上就專門舉辦了“向志愿者致敬”環(huán)節(jié)——這一傳統(tǒng)緣起于2008年北京奧運會,自此成為奧運會閉幕式保留節(jié)目。本屆冬奧會期間,18000余名志愿者活躍在場館內(nèi)外,以青春、奉獻、笑臉和自信,向世界展示亮麗的中國名片。臺州的志愿服務,有廣泛群眾基礎(chǔ)和深厚實踐經(jīng)驗。這些年,從“臺馬”賽事到疫情防控,從禮讓斑馬線到扶貧濟困、創(chuàng)新社會治理等等,千千萬萬志愿者不怕繁難,無私忘我,負重擔當,經(jīng)歷鍛造考驗,抒寫大愛無疆,為這座全國文明城市增添了無數(shù)美麗“風景線”。
學雷鋒不是一朝一夕,更不是3月里“來”,3月后“走”!要讓雷鋒精神永駐,就要推動志愿服務制度化、常態(tài)化、長效化。我們不僅要確立科學化的服務理念、建設(shè)專業(yè)化的服務隊伍,更要打造特色化的服務品牌、構(gòu)建長效化的服務機制,讓志愿服務人人可為、時時能為、處處作為,并升華為新時代人們遵循的價值理念和道德準則,成為幸福追求。
善小常為,亦是大愛。志愿精神就是今天的“雷鋒 Style”,我們要從自己做起,從身邊小事做起,真正把雷鋒精神內(nèi)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體現(xiàn)于工作崗位中,落實到志愿服務中。那么,每天都會是“雷鋒日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