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臺州市圖書館藏書 普通文獻借閱室 I712.65/H049
元 萌 /文
《江城》,是一本以美國人的眼光來觀照上世紀末中國社會的紀實作品。它的作者,彼得·海斯勒,曾是《華爾街日報》《波士頓環(huán)球報》《紐約客》的駐華記者,也是《華爾街日報》《紐約時報》等媒體的長期撰稿人。眾多頭銜之外,他還擁有一個極為大眾的中文名,叫做何偉。
1996年8月的某個清朗的夜晚,在何偉的記憶中,長江流域上空星斗閃爍,漆黑的江面卻映不出微弱的點點星光。那是他第一次從重慶乘慢船順江而下來到涪陵,這座長江沿岸的普通小城。他將和萬萬千千的“何偉”一起,在中國度過令他畢生難忘的兩年。
追溯寫作本書的源頭,與何偉的記者夢密不可分。一直以來,何偉的夢想是成為一名駐華記者,而寫下在涪陵生活的故事,成了他開啟職業(yè)生涯的敲門磚,也是他未來重回中國定居的通行證。
“就我讀到的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晚期國外媒體刊載的中國報道和故事,我大都不太喜歡。我覺得它們對這個國家的理解很膚淺,對中國人的描寫也非常干癟?!痹诒緯男蜓灾泻蝹懙?,“在那些故事中,一切都顯得灰暗而憂傷,而涪陵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幽默、生機和活力根本就找不到?!?/p>
因此,何偉所著的包括《江城》在內的中國紀實三部曲,寫的是上世紀末國人都未必真正留意過的中國故事。二十余年來,江城乃至中國都在發(fā)生巨變,何偉所寫的一切,總會讓國人感到陌生又熟悉。
1996年:初來乍到
1996年,何偉和他的同伴受“美中友好志愿者”組織的派遣,來到重慶涪陵師專英語系任教。在隨后的兩年內,這座江邊小城成了他在中國的第一個家。
初來乍到的第一件事,無非就是用雙眼去觀察周圍的一切。當時的何偉,對中文還很不精通,看到隨處可見的標語,能認出的只是寥寥數(shù)字。未來的兩年里,他就跟著涪陵師專的中文老師學中國話、認中國字。
打通語言的壁壘,是入鄉(xiāng)隨俗、適應生活的第一步。而在此之前,需要以感官為尺度,來丈量這座陌生城市的生活景觀,感知當?shù)厝霜毺氐纳罟?jié)律。
何偉所任教的地方,高踞于烏江之上,每天都能看到奔流的烏江江水、擁擠的城市,以及遠處渾黃的長江、深黯的白山坪。在他上課的間隙,常能看到江上來往穿梭的船只和熙熙攘攘的漁人、船長和碼頭工人,他們也都是為了生計奔波的“何偉”們。
業(yè)余時間,何偉也經常出門跑步。一是為了鍛煉身體,二是為了盡快熟悉城市的道路。他驚奇地發(fā)現(xiàn),重慶的道路上最多的就是石階,他用雙腳認知的,更多的是一座山城的脈絡。
他也是第一次住在靠近江河的地方,每天聽得最多的就是來往船只所發(fā)出的各種聲音,像是船只發(fā)出的汽笛聲、發(fā)動機發(fā)出的噼啪聲、駁船卸貨時的聲音,都在峽谷中來來回回地飄蕩。
除了去看去聽,何偉還能感受到鄉(xiāng)間的氣味。那是混雜著泥土、汗液和成熟的油菜籽的氣味,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,也能時常飄到他的夢里。諸如此類切實的感官體驗,都證明了何偉也曾是這座城市的親歷者。
從感官來感知一座城市,未免流于淺表。何偉所記述的更多篇幅,都在挖掘當?shù)厍О倌陙頋摬卦诘乇砩钐幍娜说臍v史。
而對于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前的歷史,何偉未曾親歷,他只是一個旁觀者、傾聽者。在歷史敘述中,如何連點成線,講好中國故事的同時又不失公允,是他寫作中最具難度之處。
講述歷史,他最終還是回到人中間。有一次,他買了一張江渝船票,沿江而下一直到巫山,沿途的見聞都在啟發(fā)著他。船員告訴他,三峽這條路線自己已經開了無數(shù)遍,所以已經掌握了河的語言,但也正因為熟悉每一處細節(jié),也失去了沿途的詩意。
對于何偉來說未嘗不是如此。作為一名故事的收集者與講述者,在深挖歷史的同時對每個故事都無比熟悉,他掌握的是“故事的語言”。但也會因此錯過一些新的東西,所以,故事要忠于歷史而非拘泥于歷史。
2011年:舊地重游
2001年,《江城》正式出版之際,通往重慶的高速公路通車,當?shù)匾步Y束了慢船到江城的歷史。
2011年,何偉趁著來中國旅行的機會重返涪陵,轉眼過了十五年。與他當年生活的環(huán)境相比,這座小城已經發(fā)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:城市擴張了一倍,許多當年的城市景觀已不復存在,當初任教的涪陵師專學生也從兩千多增加到一萬四千多人。隨著高鐵及多條高速路的開通,交通便利多了。
涪陵的變化令他既欣喜又懷念,當年慢船到江城的故事也成了一段歷史。有些變了,但有些城市景象仍有所保留。
如今,要是何偉穿行在涪陵街頭,仍能看到席地而坐的棒棒軍們、在街角替人補鞋的修鞋匠們,他們或許聽說過曾經有位外國人寫過他們的故事。
而他所寫的故事,當?shù)厝艘欢軌蜃x懂。